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再次陷入亏损困境,全年承保亏损高达57亿元。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与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费收入达到1409亿元,但赔付率却高达106%,导致行业整体出现持续亏损。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105万辆,其中客车和货车分别为1654万辆和1451万辆。在承保的2795个车系中,有137个车系的赔付率超过100%,显示出高赔付率的普遍性。赔付率高的背后是维修成本高、出险率高以及部分车险产品与车辆使用性质和风险不匹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一体化程度较高,其零部件损坏通常需要成套更换,维修成本远高于传统燃油车。此外,新能源汽车的驾驶行为和用途也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这进一步加剧了赔付率的上升。
近年来,新能源车主普遍反映保费高昂,而保险公司则因赔付率过高而面临亏损压力。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险费用为4395元,比传统燃油车高出约63%。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因赔付率高达84%而陷入经营困境,综合成本率达到109%。
尽管如此,保险公司仍需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保障义务。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大型财险公司不得拒绝或拖延承保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并鼓励其通过优化定价机制和丰富产品类型来改善经营状况。
面对新能源车险行业的困境,国家相关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优化自主定价系数、统一维修理赔标准、加强跨行业数据共享等措施降低新能源车险成本。
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上海保险学会计划上线“车险好投保”平台,为高风险车型提供线上投保便利,并通过数据互通提升服务效率。
专家指出,新能源车险行业的困境需要车主、车企和保险公司共同努力解决。首先,车主应改善驾驶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出险;其次,车企需优化车辆设计和制造工艺,降低维修成本;最后,保险公司应加强风险识别能力,合理定价并推出差异化产品。
例如,有专家建议放开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以更好地匹配风险与保费。
尽管新能源车险行业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市场潜力依然巨大。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有望逐步下降。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一体化程度较高,其零部件损坏通常需要成套更换,维修成本远高于传统燃油车。此外,新能源汽车的驾驶行为和用途也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这进一步加剧了赔付率的上升。
为了推动新能源车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扩大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优化调整基准费率等措施缓解“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两难局面。
同时,保险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比亚迪财险已获得全国统一交强险条款的使用资格,这将有助于提升新能源车险市场的竞争力。
新能源车险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车主、车企和保险公司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加强合作、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新能源车险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作者: | 责任编辑:歌者 )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邮箱:hezuo#cridao.cn 投稿:tougao#cridao.cn 不良信息举报:743409682#qq.com(将#换成@即可)
Copyright © 2016-2025 crida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视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402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995号